美国政坛最近又热闹起来了。特朗普这位前总统,向来以“嘴炮”著称,这回把矛头对准了现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。什么“太迟先生”“榆木脑袋”,各种花式外号轮番上阵,就差没把人按在地上摩擦个遍。说白了,特朗普的诉求就一个——降息!从现在的4.25%直接砸到1%,他恨不得明天美元利率就跳水。
换作普通人,被这样连环炮轰早该顶不住,但鲍威尔偏偏像块石头,一点都不松口,也没辞职。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倔强,而是有历史教训撑腰。
上世纪70年代,美国总统尼克松为了连任也是操碎了心。当时美国经济一塌糊涂,“滞胀”缠身,失业高、通胀猛,本来大概率要丢官。他干脆逼着美联储主席伯恩斯降息,希望用货币宽松制造短暂繁荣,好助选自己。而伯恩斯也扛不住压力妥协,美联储大幅降息放水。结果呢?表面风光了一阵子,美国经济很快被通胀反噬,一下子跌进深渊。伯恩斯虽然保住职位,却成了央行独立性沦陷的反面教材,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。
吸取过惨痛教训后,美国专门修法给美联储加装防火墙,总统不能随便解雇央行掌门,还多次通过司法判例强化独立性。但到了特朗普这里,这些规矩好像成了摆设,他依然一套组合拳打得风生水起。今年更是直接喊话让鲍威尔辞职,引发市场剧烈震荡,不少投资者担心美元资产安全纷纷撤离。如果不是华尔街出身的大佬劝阻,说不定局势还要升级。
眼下,《大而美法案》让美国债务规模继续膨胀,高达37万亿美元,每年光利息支出就吃掉财政收入两成以上,再叠加明年中期选举临近,如果没有漂亮的经济数据,共和党怕是守不住国会。所以说,为啥特朗普这么急吼吼盯着鲍威尔?道理就在这儿!
不过,要撬动顽固如石头般的技术官僚,可没那么容易。这次他又找到了新突破口——“装修门”。原本翻修老旧总部楼预算19亿美元,现在飙到25亿,各种VIP餐厅、屋顶花园名目繁多,被媒体炒作得像是在修凡尔赛宫一样。在美国,用纳税人的钱铺张浪费那可是天条问题,更别提当下舆论环境如此敏感。有时候哪怕只是鸡毛蒜皮的小事,只要有人想借题发挥,你超支1美元都能被无限放大。
现在白宫三路齐发: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塞特公开叫板;预算办公室主任沃特七日限期质询;首都规划委员会同步调查,看似道德审判,其实就是政治攻防战。一旦扣帽子扣实,美联储主席虽不能随意罢免,但如果真查出渎职或重大过失,那可真有戏唱。不管是不是施工成本变动惹祸,只要有人盯着你查,你就难脱干系。“欲加之罪,何患无辞”,这句话搁哪儿都适用!
从历史经验看,当政客铁了心整治技术官僚时,很少有人能全身而退。“装修门”恐怕只是开胃菜,说不定还有更多招数等着呢。在这种压力山大的环境里,美联储会不会妥协,很快见分晓。如果真的如市场预期那样最快7月底、最晚第三季度开始降息,对中国来说简直就是久旱逢甘霖!
原因很简单,中美之间国债利差太大,大量资金流向海外套利,加剧人民币贬值,让国内企业和居民苦不堪言。一旦美国带头降息,中国马上可以跟进,不仅汇率压力缓解,还能降低贷款成本,相当于给老百姓发红包,对消费复苏和制造业都是重大利好。这种转机正是
#热点观察家第6期#
汇盈配资-证券配资炒股-配资合作网-股票杠杆5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